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 军事课程 >> 军事课程详细

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》

来源/作者: 浏览次数:(75) 发布时间:2025/03/27

教育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》的通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教体艺〔2019〕4号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,各军兵种、武警部队参谋部,各省军区(卫戍区、警备区),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、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:

 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,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,适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,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,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,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的宏观指导,规范组织管理、教学管理、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,教育部、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制订了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》,现印发给你们,请遵照执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育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9年9月27日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

    

一级指标

二级指标

三级指标

指标类型

 

 

 

 

 

基本原则

 

党的领导

坚持党对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绝对领导,确保军事课建设的正 确方向,确保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在军事课教学中赓 续传承。

 

A

军民融合

落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,发挥军地结合优势,共建共 享资源,确保军事课建设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。

A

集约高效

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,整合军地教学训练资源, 创新组训模式方法,全面提高学校军事课建设质量效益。

A

依法治教

依法落实主体责任,确保按纲施教、依法治教,不断提高军事 课建设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。

A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组织管理

 

 

 

领导体制

1. 学校要把军事课建设纳入党委常委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议事 日程,建立健全党委领导、校长负责、党政分工落实的军事课 建设管理体制。

 

A

2. 学校教务、人事、财务、科研、规划、学科、学工等有关职 能部门分工负责,确保军事课教学、师资、经费、科研、规划、 学科建设等全面落地落实。

 

A

 

 

 

 

 

工作机制

1. 学校党委(常委)会议或校长办公会根据需要定期召开会议 研究军事课建设工作,听取军事课教学科研、管理机构意见, 分析军事课发展形势,解决军事课建设中出现的问题。

 

A

2. 军事课要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,列入学校人才培 养方案和教学计划。

A

3.按照教育部和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有关要求,及时呈报《军 事技能》训练所需承训力量,按照教育部门和属地军事职能部 门安排计划,组织做好《军事技能》训练工作。

 

B

 

 

机构建设

1. 学校应明确承担学生军事训练教学科研工作的机构,配齐配 强工作人员,提升教学科研质量。

A

2. 军事课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的房屋使用和设备配置等,与校 内其他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同等对待。针对军事课建设的特殊 性,加强军事教研室(部) 图书资料室、专用教室建设。

 

B

经费保障

落实军事课经费,按照国家生均定额拨款要求,足额保障军事 课教学、科研、训练经费。

B

组训保障

加强军事课场地和装备器材保障,场地配置和器材性能由属地 军事职能部门指导把关,军民通用装备器材由学校保障。

B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课程设置

1.军事课设《军事理论》和《军事技能》,为必修课程。

A

2.军事课实行学分制管理。《军事理论》教学时数 36 学时,记

2 学分。

A

3.《军事技能》训练时间 2-3 周,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 14 

112 学时,记 2 学分。

A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教学管理

 

4. 学校要严格按纲施教、施训和考核,严禁以任何理由和方式 调减、 占用教学、训练内容和时数。

A

教材使用

建立军事课教材国家准入制度,规范军事课教材编写、 审查、 选用。高校选用国家准入教材,确保教材的政治性、科学性。

A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教学方式

1. 坚持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在军事课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,重 视信息技术、多媒体技术和慕课、微课、视频公开课等在线课 程应用,不得以慕课等在线形式整体代替正常的课堂授课。

 

B

2.《军事理论》教学进入正常授课课堂,实行小班授课,严禁 以集中讲座等形式替代课堂教学。

B

3.《军事技能》训练应坚持按纲施训、依法治训原则,积极推 广仿真训练和模拟训练,严禁违规开展商业化运营和市场化运 作。

 

B

4.结合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,组织学生现地教学。

C

5.积极组织参加国家、省学生军事训练营、军事课教学检验等, 探索建立学生军事训练营地育人长效机制。

C

教学研究

学校发布军事课教学研究计划,支持军事课教学研究,支持军 事课教学研究成果申报国家、省(部)教学成果奖。

B

考核评价

1.军事课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。

A

2.军事课建设纳入本科教学评价体系。

A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队伍管理

政治方向

军事课教师具有很强的政治觉悟,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 致。

A

师德师风

军事课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修养,爱国守法、爱岗 敬业。

A

军事素养

军事课教师具有良好的军事知识储备,熟悉国防政策法规和军 事思想, 了解现代军事建设发展。

A

 

师资配备

1. 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军事课教学任务的需要,配备相应数 量的军事课教师。

B

2.加强军事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,完善军事课兼职教师管理办 法,落实军事课兼职教师经费。

B

 

 

 

培养培训

1. 对军事课教师定期进行军事知识培训,鼓励军事课教师开展 军事热点问题讲座、研讨。

C

2. 军事课教师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、军事机关组织的军事课 教师研修或课程培训。

B

3.支持军事课教师攻读相关学科或方向的博士、硕士学位,提 升军事课教师学历。

B

 

职称待遇

1. 军事课教师职称评审纳入学校职称评审系列,根据军事课和 军事课教师的特殊情况,实行分类评价,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军 事课教师职称晋升。

 

A

2. 军事课教师在职称评聘、科研课题申报、课酬计算标准、福 利待遇、奖励、评优评先、进修、培训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 教师同等待遇。

 

A

 

学科点建

根据本校学生军事教育相关学科的博士点、硕士点建设情况, 在本校相关一级学科下建设学生军事教育博士、硕士二级学科

B

 


 

 

 

 

学科建设

 

点或在相关二级学科点下设立学生军事教育培养方向,加强学 科建设。

 

学术研究

积极申报国家、省、市各级各类军事教学科研课题,军事教学 科研课题与其他学科课题同等对待。

B

学术交流

积极支持本校军事课教师参加全国、省、市军事课相关领域学 术会议,积极进行同行专业学术交流,提升学术研究能力。

B

学术成果

在专业性期刊发表军事教学科研成果, 出版论著,或向有关部 门提交研究报告。

B

注:1.指标分 A B C 三类。A 类为核心指标 21 项(每项 4 ),B 类为重点指标 16  (每项 3  C 类为发展指标 3 项(每项 2  总计 40 项( 138 分) A 类指标完成 18 项(含) 以上为合格。对于合格的普通高校,总分 80 分(含)-99(含)分为良好,100 分(含) 以上为优秀。

2.检查依据。校长办公会议有关文件和会议记录;教务处、人事处、科研处等有关教学 文件、教学计划、师资配备、教学支持等档案和记录;专家实地考察座谈。